江南app宁波中医药如何重现辉煌?
信息来源:网络    时间:2024-04-18 23:39

  江南体育明清时期,药行街一度成为全国中药集散中心,聚集了懋昌、源长、慎德堂等53家药行,童涵春、蔡同德等老字号都来此长驻办货,一时风头无二。“以药济世江南app,兴业立身”,“宁波帮”创办了北京同仁堂、天津达仁堂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老字号,中药产业也成为“宁波帮”在国内外发展的三大核心产业之一。

  从唐代的药学大家陈藏器、元代的针灸大师滑寿,到日华子、高武、赵献可、柯琴等名震华夏的医家,再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、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张沛虬等,可以说,宁波中医名家辈出、影响深远。

  宁波还拥有药行街、国医街、药皇殿、慈城古镇、鸣鹤古镇等,是我国中医药遗存最丰富的地域之一。

  拥有悠久中医药发展历史和丰富中医药资源禀赋的宁波,对中医药发展也高度重视:

  近年来,宁波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不断开启新的篇章,但和历史荣光相比,宁波的中医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宁波拥有传承百年、历久弥新的中医药老字号和代代相传、生生不息的中医世家,宁波市民热爱中医药文化、关心中医药发展,这些都是宁波中医药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有力支撑。

  今天下午,市政协举行“请你来协商”活动暨委员月谈会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医大师王琦和政协委员、群众代表为我市中医药发展把脉问诊、建言献策。

  从高端人才看,在国医大师、全国名中医、岐黄学者的榜单上,我市无一人入选。

  从基层人才看,我市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类执业(助理)医师1503人,占比21.89%,尚未达到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(县)创建中医类执业(助理)医师占比25%的要求。

  筑巢引凤,引进以国医大师、院士、名老中医、岐黄学者等为代表的中医药行业高端人才,加强传承工作室建设,带动培养一批中医药骨干人才、拔尖人才。

  加强激励,在职称晋升、薪酬待遇江南app、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基层中医药人才优惠政策,提升基层中医药岗位吸引力,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,有效发挥人才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、支撑性作用。

  加大扶持,加强与知名中医药机构、企业的合作,推动产学研一体化,打造浙东中医药治疗、科研和成果转化高地。

  宁波有良好的药材种植条件、强大的产业制造基础以及活跃的民营市场氛围,然而,宁波的中医药产业离高水平发展还有较大差距。

  从中医药企业数量看,目前,我市持有中成药批准文号的药品生产企业8家,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仅5家,中药产业整体实力靠后。

  从品牌影响力看,在上个月公布的首批22家“浙产中药”产业品牌中,我市仅有宁波大昌药业的芪珍颗粒1个品牌入选。

  中医药产业作为我市现代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,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唯有加强创新。

  要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,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,增产扩能,提升规模,努力培育发展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医药龙头企业。

  通过强化政策引导,鼓励企业实施装备提升、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,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化工厂。屠呦呦从东晋医书葛洪所著的《肘后备急方》中得到灵感,运用现代技术成功提取到关键成分青蒿素,拯救了全球无数疟疾患者。这是中医药“古为今用”的经典案例,也应当成为宁波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长期标杆。

  加强中成药大品种培育,对于临床价值大、市场前景好的中成药品种,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二次开发、改良优化、质量提升。

  此外,宁波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是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重要基础,支持企业开展中药材的种植、开发、GAP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,推动道地药材质量标准化建设,打造一批林下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和“道地药园”。

  截至2023年12月底,全市中医类医疗机构446家。目前,全市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7个,浙江省“十三五”中医药重点学科(专科)19个,在中医药服务方面实力不俗。

  市中医院是我市中医服务的龙头,已被纳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全国99家重点中医院建设序列,进一步加强市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江南app,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,力争成为国家级或省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。

  全面提升中医医院管理、人才培养、学科建设、临床科研、传承创新、医疗服务和信息化建设。大力推广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,推动中医康复技术普及,以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。

  推进中医药活态传承,甬派中医源远流长,加强区域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,挖掘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,构建特色中医流派、技术地图。

| 首页 | 关于江南app | 新闻中心 | 产品展示 | 健康养生 | 招商加盟 | 技术优势 | 联系江南app |

ICP备案:蜀ICP备16019377号-4 Copyright © 2002-2022 某某医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